2024年11月21日

悦读 | 从《装在套子里的人》谈仇敌的诡计——胆怯

作者: 温良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3年08月28日 08:38 |
播放

记得小说《装在套子里的人》中主人公别里科夫就是一位生活在胆怯和恐惧中的人。他总是感觉到害怕,于是他将自己与世隔绝,只为获得所谓的安全感,他想方设法给自己包裹上一层外壳:哪怕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,也总是要穿上鞋套,带着雨伞,穿着暖和的大衣。

他这些的与众不同,其实就是内心中恐惧的外在写照。在他的内心中,他拒绝所有的新鲜事物,谨小慎微的处理事情,因为这样会让他感觉到熟悉、踏实。但是这样的生活状态,也就会让人止步不前,甚至陷入到痛苦中。

什么是恐惧?客观的讲,恐惧是对某种事物或者环境持续的、非理性的惧怕。简单说,也就是每一次想起的时候就会感觉灰心、失望、无力胜过,然后产生逃避的心态。

很多人都会有恐惧和胆怯的经验,这种恐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,但是如果人陷入到恐惧中不能自拔,那就不是神的心意了。

经上有多处经文谈到恐惧和胆怯的内容:

你不要害怕,因为我与你同在。不要惊惶,因为我是你的神。我必坚固你,我必帮助你,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。

因为神赐给我们,不是胆怯的心,乃是刚强,仁爱,谨守的心。

类似的经文还有很多,但是其中不断劝诫我们的乃是:让我们能刚强的过生活!

尽管如此,不同的人依然面对着不同形式的恐惧。就像我还在青少年的时候特别害怕在人群中发言,每次发言的时候内心中都非常的紧张、焦虑、不安,甚至出汗。当然,据我所知有些青少年还害怕走向舞台、害怕在公众场所吃东西等等,这些都属于社交类型的恐惧,多半源于儿童时期缺乏良好的人际训练所导致。

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大,经历的丰富会变得好转。还有些人面对着其他形式的恐惧,比如害怕小虫子、恐高、害怕一个人在房间中等等,这些都属于一般形式恐惧,与具体的环境、处境有关。有些人恐惧、胆怯到一个程度,甚至会发抖、双手冰冷、出汗、晕厥等。

绝大多数人内心中的恐惧,是源于从前的经历。就像有些孩子不敢爬树,因为他有过从树上摔下的经验,这个经验印刻在他的潜意识里,所以每次当他爬树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抗拒,久而久之,被摔下的这件事可能他会忘记,但是痛苦的感觉会被记住。这就会导致他恐惧爬树,当他被迫爬树的时候就会特别痛苦。

其实有些弟兄姐妹恐惧进入婚姻,难道只因为这些年轻的弟兄姐妹经历过婚姻的伤痛吗?并非如此,而是因为他们看见自己的父母的婚姻,看见自己父母婚姻中的争吵、疾病、艰难,就导致自己将这种经验转化为自己的,从而导致了对婚姻的恐惧。

类似这种恐惧可以有很多中形式。之前接触过一个姊妹非常害怕下雨,每次下雨的时候他整个人的状态就非常差、精神就非常萎靡,后来在不断沟通中发现,在他小的时候遭受过她哥哥的惊吓:“下雨天如果不听话就会被卖掉”,虽然只是开玩笑的话,但是这种恐惧感却深深的印在心中。

曾经的生活经验会导致恐惧感出现,现实的生活状况也同样会导致恐惧感的出现。尤其当自己生活环境处于艰难、困苦中的时候,就会对现实生活产生恐惧和胆怯。神不喜欢人有胆怯的心,正如经上说:“因为神赐给我们,不是胆怯的心,乃是刚强,仁爱,谨守的心。”

但是人却常常会陷入到胆怯中! 圣经谈到以利亚,当他奔走旷野,跋涉长途,心里的力量被恐惧消化之后。就在一棵罗藤树下,坐在那里求死说:“耶和华啊,罢了!求你取我的性命,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”。

或许从旁观者来看,以利亚刚刚获得一次非常大的得胜,不应该如此就灰心、胆怯,但是圣经就如此奇妙的描写出一位:勇气和胆怯并存的先知。可见,恐惧和胆怯并不是一件羞辱和可耻的事情,相反神体会人的软弱,就像体恤以利亚,为他预备水和饼一样。

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惊醒,正常情况的恐惧感无伤大雅,但是仇敌会让我们过分的看待一些事,让我们陷入到恐惧感中不能自拔,这就需要我们回到神的面前了。

就像以利亚一样,有恐惧感不假,但是恐惧以至于求死,就可以看见仇敌对他的攻击和破坏是何等的大。

时至今日也同样如此,仇敌利用人心里的恐惧感:让人害怕周围人的言论,以至于不敢承认主的名;让人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,以至于不敢在人群中作见证;让人害怕失去自由,以至于不敢传福音等等,仇敌利用人恐惧的心里,让人失去对福音活泼的盼望,以至于在胆怯中生活。

这就是仇敌在这个时代中圣徒身上的诡计。他不拦着人信上帝,相反他让信上帝的人胆怯、灰心、小信,这样自然就没有任何争战的力量,也必然失败。

由此可见,我们必须清楚,恐惧感并不是错,但是超过界限的恐惧感那就是错,我们必须要制止这种恐惧感。其实想要制止恐惧感也非常容易,正如经上说:“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,这人便为有福;耶和华是我的亮光,是我的拯救。我还怕谁呢?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,我还惧谁呢?”

是的,将神的话语放在心中、将神自己放在心中,这样必然不会被恐惧所伤害!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